以下的内容是结合 得到专栏-怎样找准你的职业路线专栏来写的,我个人的职业规划初探
1.找到你的优势
建立你的’护城河’,也就是找到你的职业优势,围绕优势去建立专业能力的壁垒
1.1 理解职业优势
我们对职业优势的理解,常常是最浅的那个层次:即我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样的事情,我做什么事情能比别人做的更好。
职业优势:它不仅仅是你表现出来的突出能力,也包括你做事的风格和思维方式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:个人的职业发展要立足于个人的天赋优势上。
职业优势=天赋x投入
即你需要在个人的天赋上,不断的投入时间和训练,才能形成你个人的竞争优势;
1.2 常见职业优势分类
迷茫派
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,但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。出现这种情况,通常是以往一一直是按着别人设计的轨道去做事,很少探索自己的优势和天赋。
疑惑派
对自己的优势有模糊的概念,但一直没有找到让自己满意的答案;
原因总结
主要是踩了”外向型”陷阱和”内向型”陷阱的坑。
外向的人本性使然,可以在不断的试错中找到自己的优势。但因适应能力不错,所以有更大可能被外部环境驱使成一个万金油,不能围绕自己的天赋去积累优势;
内向的人常会不自觉的低估自己或者向自内心探索,自信心不足,导致同外部的互动较少,缺乏外部的验证,容易把自己绕到死胡同里去。
2.找到个人职业优势的工具
2.1 自我洞察
三个问题
第一个问题:你做过哪些有成就感的事儿
我自己的话:
①:坚持跑步近半年,到现在,已经完成了两个个人半程马拉松;
②:在毕业设计的当口,自己接连早出晚归奋战了近1个月,完成了毕业设计,答辩后获得”优秀”的评分;
③:看完一本书,并能就对所看内容的大致印象写下相关的评论或者书评;
④:在工作中,通过查阅资料帮助自己或者同事解决了一个bug,会让我觉得很开心;
⑤:跟前端同事前后联调,顺利完成对接工作的时候,也会很有成就感;
⑥:PPT总结汇报,自己提前准备稿子,并顺利的按着原计划讲完,获得好评;
第二个问题:你做哪一些事情之前会充满期待,愿意把时间花在上面
①:安安静静地看书;
②:做PPT汇报演讲;
③:写一篇文章,可以是自己的随笔,也可以是对实时热点的个人看法和反思,对遣词造句会细加琢磨和考虑;
④:完成领导分配的任务,修改bug,优化代码,让代码顺利运行,让前端同事好去联调测试,并完成前后端的对接工作;
第三个问题:你认为如果你自己努力的话,可以擅长做哪些事情
①:结合实时的热点材料或者一本看完的书,写一篇文章;
②:PPT演讲
③:能独立的设计数据库和项目的技术框架,协调团队成员工作,完成一个项目的开发;
④:带领和组织户外活动;
2.2 周围人眼里的你
通过前面的第一个方法,我觉得自己对个人优势的认识还是不太清晰。所以,我还得继续用第二个方法:
找到2~3个比较懂你的人,可以是你的好朋友,也可以是真正了解你的领导或者职业上的导师,询问一下在他们眼中,你在哪些方面他们特别欣赏、认可。
2.2.1 找到合适的人
找那些和你一起共事过或者比较了解你的朋友,他们谁见多识广,喜欢关注人的成长和发展,在带领团队和辅导下属方面也有自己的见解。尽量避免找那些过分悲观/乐观的人,他们的建议具有一定的误导性。
== 我觉得我可以找:肥总,E姐,小梅筒子,豪总,阿巴子,209那帮哥子(东哥,谢师傅);==
==第二优先级:老徐,颜总,6爷==
问题清单
1. 在以往的工作或学习中,您觉得我做过的哪件事情做得比较好?为什么?(可以追问细节);
2. 如果我在您的团队里工作,您会喜欢吧哪一类的任务交给我去做?
3. 如果我和同龄的小伙伴相比,您觉得我在哪些方面表现突出?
2.3 职业测评工具
1.职业测评工具:MBTI
2.更快捷的方法:找两到三个经验丰富的职业规划咨询师,他们通常会让你做一些职业测试,然后围绕测试结果给你解读分析。两到三个下,分析结果的重合区域,基本上就是你的优势方向。
我的计划:测评工具,就用MBTI;咨询师的话,先找E姐,然后上在行找薛毅然;
3.职业优势的正确使用
如果你非常笃定的知道了自己就是想做某件事情或者某一类事,那么请马上评估内外部资源,尽早行动,不要拖延!
在探索的过程中,除了知道自己的优势外,你也会知道自己的短板:
①:注意要以优势为主,没必要跟自己的短板较劲,职业选择上,绕开短板;
②:这些短板是能通过后天的训练弥补的;
==目标:完成一份属于自己的优势说明书==